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么迅速,在经济学家的严格定义下,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在有限知识和有限理性前提下做出的。
民主党也提出包括增加税收和大幅削减医保开支等措施的财政预算。虽然欧盟《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财政赤字占本国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但在实践中各成员国早已突破了这条警戒线,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遭到惩罚,这使得该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政府就普遍采取了放宽金融管制的做法。(二)欧美债务危机成因的差异性1. 美国债务危机。从欧美各国的财政状况看,主权债务危机有不断蔓延的趋势,面对债务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为尽快摆脱危机的阴影,各主权国家纷纷采取紧急的救助措施,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扩大,避免国内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这必然使美国向外大举借债,因而导致其债务居高不下。3. 政府的社会福利负担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进入专题: 美国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 。希腊在接受外援救助后,就没有有效地进行财政调整,财政状况没有改善,最终偿付能力也没有根本性的提高。而房地产业通过土地转让和各个的环节的税收,70%以上回到政府手中。
而另外,有很多数十亿的债务危机,当地政府进行了冷静得当的处理,不但企业主没有按刑事追究,企了也起死回生。这是一种代价最少,损失最少,最能够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方法。根据上海《第一财经》的调查,以单位本金计,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利息财务成本为8% ;向银行通过信托委贷拆借的财务成本是 20 % ;转向民间高利贷融资,利息高达128%。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碳。
因此,对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上部分,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发挥人民币贸易跨境结算的作用。
中国现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标准,但跨境投资股票是不允许的。因此,在我看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目标应该要现实一点。财政入不敷出是基本原因。我主张,经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一个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及其他货币组成的、相互间汇率有协调的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最核心的部分。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说法究竟来自哪里?实际上,在2008年11月第一次G20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要促进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这句话被国际社会理解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本文根据作者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国际资本会议上的讲话整理,戴相龙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进入专题: 货币储备体系 。2008年和2009年,国际资本流动量大大下降,随后尽管有诸如债务危机的情况出现,2010年国际资本流动开始恢复。
这表明,欧元区国家监管财政赤字的力度不够,在希腊危机出现时救助也不够及时。然而近十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们支持美国扩大就业,希望美国与中国扩大相互间的进出口规模,也希望美国对华出口商品更有技术含量。尽管如此,要建立一个单一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仍是遥遥无期。
但是我们也有各种应对措施,批准了合格机构境外投资者和合格机构境内投资者。第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流出大于流入,这是由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唯一一句相关的记录是1993年提出的把人民币变成可兑换货币。在五年之内,许多国家可能选择使用人民币为货币。美元汇率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并非由美国政府决定,但储备货币完全由市场决定又是不全面的,加之国际资本流动缺乏监管,相关国家宏观失调,金融危机也就接踵而至了。
按照目前的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可兑换包括了7个方面40多项内容。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继续发挥美元的作用。
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此外,国家外汇储备多元化,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以及养老金也为中国的对外投资开辟了新的渠道。
第三步,就是深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让世界上更多的中央银行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和一种方便快捷、保值的流动资产。所以中国在投资领域与欧洲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汇率与黄金脱钩,实行浮动汇率政策,之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深化内部改革,参与金融国际化将是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现在,还要增加一条,即中国扩大了对外投资。在中央层面,是没有人民币国际化之类正式表述的。
如果下一步扩大二者额度,股票投资有可能就此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议程也就可以大步前进了。中国现在对外投资的渠道很多,第一是工商企业,如大型集团。
同时,中国需发展中国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开辟发现人民币汇率的渠道。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个全球热议的话题。
我代表中国政府最先提出支持用欧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但美国为此必须解决财政赤字规模庞大的问题,美国政府需要将累积国债余额降到其GDP的70%以下,并且将美元汇率稳定作为国策。
另外,我还想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框架下讲讲国际资本的流动问题。2002年的会议主要内容为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和上市,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把中国银行业推向世界。我认为,自诞生以来,欧元的表现总体上说是成功的。流入和流出的人民币比率,在2010年是1∶5,而现在是1∶2.5。
这就可能带来一个更加稳定,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欧元。我的说法并不是日程表,不过是留下了思考的线索和方向。
十多年来,欧元区平均通胀率为1.9%,低于加入欧元区以前德、法等国各自的平均通胀水平。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规模累计已经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2011年1月至11月间,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
第四、加强相关政策的改革,走向国际。我们预测,到2012年,可以达到危机之前的水平。